其实,张燕之所以让黑山军帮助冀州军驱逐公孙瓒,也是因为张合那边居然以七千兵马击败了袁绍的数万大军。
这个消息刚传来的时候吓得张燕碗里的酒都抖掉了一半。
张合是谁,身为黑山军的统领的张燕自然清楚,别说是张合了,便是高览、麴义等人他也都有过了解。
在张燕的印象中,这些人让他们打打自己的黑山军或许绰绰有余,但对上袁绍的军队,多半是只能惨败而归,更何况袁绍还是以多打少的情况下。
张燕甚至已经做好了谋划,等袁绍击败了张合进逼常山国的时候,他就与袁绍一同进兵,从房山南下高邑,不说击败冀州军的主力,但也要牵制住韩馥麾下的部分兵力。
到时候袁绍那边自然会轻松一些。
一旦袁绍拿下冀州,他的黑山军理应受到奖赏,而最好的奖赏就是之前辛评说的城池!
黑山军一直住在山里终究不是条路。
山林可以阻碍别人的进军,却也阻碍了黑山军的发展,每年死于山中蛇虫的黑山军士卒不在少数,因为山中气温而得病的也不在少数,而每年出生的幼儿中又多有夭折。
长此以往,黑山军必定人丁凋零,最终走向灭亡。
张燕想的很透彻,却没有料到袁绍会败的这么快这么惨!
据魏郡境内的黑山军传来的消息,袁绍基本上已经放弃了直接北上穿过魏郡的想法,转而进兵清河国打算把张合的战线拉长拉崩。
等到张合首尾不能顾的时候,袁绍或许还会让他的黑山军猛攻魏郡,给他的渤海军制造机会。
可张燕已经看明白了。
袁绍不行!
将近四万人的队伍被七千人的队伍杀的溃不成军,这个可以说是因为地形的缘故失了先机。
但这一仗挫败后袁绍就开始畏首畏尾,不敢再与张合正面对决,这在张燕看来跟他麾下的黑山军也没什么区别了。
典型的欺软怕硬!
关键是这货还想拉着黑山军一起下水!
张燕没想过黑山军今年冬天的出山会引燃大半个冀州的战火,他也不是没想过从这一场争斗中左右逢源获取利益,甚至他还产生过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可这些都在袁绍惨败之后烟消云散了。
事实就是如此!
一个张合都这么厉害了,那个尚未出面的潘凤又是何等得了得?
冀州军讨伐董卓的各种战绩早就在韩馥的刻意安排下传遍了整个冀州,如今冀州不管文武,不论老幼,都记住了一个人的名字。
潘凤!
潘凤之勇天下少有敌手,潘凤之略无人可出其右!
至于张合,在诸侯讨董时期甚至只能跟在潘凤身边打打下手!
打下手的人都让袁绍惨败,那潘凤这个主将一出来,袁绍还不得当场去世?
所以张燕觉得就算韩馥失去了高邑,失去了冀州的大半土地,只要潘凤这人还在,他就不会输!
既然如此,与其帮着袁绍攻打韩馥,还不如帮着韩馥解决目前的困境。
雪中送炭可不是锦上添花能够相比的,而且从韩馥肯用粮食来让他约束黑山军不做杀戮这一点看,韩馥属实是个仁德之主。
给这样的人做事,可比袁绍那个只知道口头承诺的人要好太多了!
有了这番思量,张燕果断给黑山军各部发去了密信,同时也给韩馥送去了回信。
信中意思很明确。
反正他黑山军出山劫掠是常规操作,并不是受人指使,如今看到你韩馥有难,我虽然常年劫掠你冀州,但自家人的事情自家解决,外人想要干涉是绝不可能的。
所以我张燕跟你韩馥的事情到时候再说,我先帮你把外敌公孙瓒给赶出去,至于袁绍就要靠你自己了。
韩馥收到这信之后直呼张燕是个厚道人,以后黑山军要是有困难他也该多帮衬帮衬。
当然了,张燕送去这信也留了一手,他并没有供出辛评的事情,算是给自己留了一条退路,就算以后袁绍真的占了冀州,他也不算过于得罪。
两面逢源是张燕的生存之道,也是黑山军现在所处境界的真实写照。
如果可以,谁愿意一辈子窝在山扣扣里参度余生?但凡没有麾下近百万的老弱妇孺,张燕早就带着曲部投靠各路诸侯去了。
当家真的不好当,尤其是当黑山军的家,就更不好当了!
这次借机向韩馥示好也算是张燕为了跨出困境的投石问路,如果韩馥的回报足够丰厚,将来他黑山军与韩馥的冀州军真正结盟又能如何?
当然,前提是韩馥不嫌弃他们的贼匪出身。
......
张燕的突然反水出乎了辛评等人的预料,尤其是辛评,他几乎在张燕面前完全暴露了自己,当韩馥去叫他说给他看张燕来信的时候,辛评差点就逃难去了。
要不是郭图在最后叫住了他,估计这会儿都出了高邑城了。
不过张燕的反水也让辛评等人对眼前的战局开始担忧起来。
这次袁绍能够发动如此猛烈的威势,其中最大的原因便是借助了黑山军的超长战线分散了冀州大营的兵力。
否则,袁绍的四万大军是不敢跟韩馥直接刚正面的,因为韩馥坐拥一州,只要守着城池跟袁绍干耗,最后失败的一定是袁绍!
河内王匡终究是去了,袁绍的后勤如果得不到补充就会出现巨大的危机,届时一旦士卒哗变,袁绍就别说什么宏图大业了,能保命都算不错的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