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狗腿主管笑道。
“是是是,都是总监运筹帷幄,现在那几个还迟疑的主管一点反对的声音都没有了。”
“我早就说过了,徐文这么大的招牌,我们蹭一蹭又不怎样,他要是真这么小气,我反倒是可以借着媒体说他以大欺小,一个个的怕成什么样子,还非要我拿下立项书才肯定同意。”
萧黄颇为有些不忿。
当初跟那群主管说要立一个新的项目。
一个个的都怕得要死。
真怕会被徐文来找麻烦。
也不知道是真怕被找麻烦还是怕这个项目滑铁卢从而拿不到绩效。
现在萧黄不仅把话放出去了,连立项书也拿到了。
公司的那群主管一个个的就跟变了一个人一样。
从之前迟疑到现在的举双手赞成。
看着萧黄十分的不屑。
一旁的主管笑呵呵的说道。
“他们就是一群胆小鬼。”
“那是,胆小鬼是做不成事情的,对了,我让你对外发布的《东南沿海》的项目招商会议的海报你做好了没有?”
萧黄看着亲近的主管。
主管连忙点头。
“我昨天就发布了呢。”
“昨天就发布了,怎么到现在还没有品牌来咨询啊。”
萧黄不禁觉得而有些奇怪。
按理来说《消失的小物件》成功了。
这一个新的ip,招商也不太困难的啊。
更何况还蹭了徐文的热度呢。
一旁的主管想了想,忍不住说道。
“会不会是我们的时间不太够啊,有些品牌没有看到啊?”
“可能是吧,你再去用《消失的小物件》的账号转发一遍。”
萧黄想了想,吩咐着主管。
等到主管离开了办公室,萧黄靠在椅子上长吐了一口气。
他要的状态是一个新项目发布出来,立马就有无数的品牌纷至沓来的求合作。
就跟当年徐文发布一个新ip一样。
当年他就曾经见过这样的盛况。
当时的朝阳影视为了制作一档短剧,正在跟一个品牌谈合作。
废了老半天劲,人家品牌就给那么一定点预算,要求还死多。
可没成想,一听到徐文有新纪录片要立项的消息。
立马推迟了跟他们朝阳影视的会议,带着几百倍的资金赶到江浙。
只求一个在徐文新纪录片中的赞助席位,别的什么要求都没有。
这样的巨大落差看的萧黄十分的酸。
心想着自己什么时候也能够成为这样的乙方就好了。
《消失的小物件》就让他看到了这样的成果。
他理所当然的认为《东南沿海》要比《消失的小物件》更加的成功才对。
可是随着自己亲近的主管把招商的海报再次的转发过了好几天都没有什么大品牌来询问。
期间倒是有几个小品牌。
但是这些小品牌没有知名度,给出的预算也是低的可怜。
是萧黄根本就看不上的那种。
这让萧黄百思不得其解。
明明我有了新的ip,之前也有过成功的经验,为啥都没有什么大品牌来找我们合作啊?
于是萧黄利用人脉,找到了一家之前赞助过徐文纪录片的品牌,询问了这个情况。
结果得到了这样的一条回复。
“萧总监啊,不是我们不投你的纪录片,你的纪录片目前看上去有了徐文的热度,但是观众们都是看内容买单的,《消失的小物件》的成功并不能代表什么。”
“你又要蹭徐文的热度,内容的输入全凭自己的人来弄,没有什么有经验的人在,我们是很怕你翻车的,毕竟我们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翻译成人话就是。
你们要蹭就蹭的彻底点,蹭个创意我们很怕你们内容翻车。
萧黄算是明白过来了。
感情这些大品牌就是对目前萧黄的制作能力还是不敢肯定的。
思来想去,萧黄想到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徐文公司。
张敏正在处理工作。
突然办公室的门被人事部的同事敲响了。
“敏总,你得看看这个。”
人事部的主管拿着一沓资料走了进来。
张敏放下手中的钢笔,接过文件。
上面都是一份份格式相同的辞职信。
大公司的人员流动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此刻张敏手中的也有快二十份了。
“这是怎么回事?”
“这是这个月向我递交了辞职信的人,一共是17个人,其中还有《水果传》项目中的人。”
人事主管叹了口气说道。
张敏一愣,有些惊讶的说道。
“怎么会有这么多人?”
一个月17个人辞职。
这个数字着实恐怖了。
“我就是想不明白,所以才来询问您的意见。”
人事主管拿不定主意,看着张敏说道。
张敏点了点头,检查着一封封的辞职信。
“好的,我知道了,你给他们排个时间,一一到我这个谈话。”
人事主管点了点头,随后走了出去。
几天后。
徐文今天特地晚了几个小时来到公司。
他在自己家里享受完了早餐和咖啡。
没有人打扰的早餐时光就是足以令人开启一天的好心情。
来到公司,刚走进办公室。
就看见浑身散发着怨气的张敏正坐在他的办公室。
徐文站在门口愣了一会神。
随后二话不说,转身就朝外面走去。
“哎哎哎哎,你去哪里啊。”
张敏急忙拉住徐文。
她搞不懂为什么徐文一看见她就转身离开。
徐文缓缓转身,叹了口气。
“我现在算是总结出规律了,只要是在大早上的看见你出现在我的办公室,那想都不用想肯定是有事情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